大棚作物生產(chǎn)面對日益嚴重的土壤問題,利用夏季歇棚期進行悶棚是很多菜農的選擇。通過悶棚不但能有效減輕死棵、線蟲等問題,悶棚前的深翻土壤能打破犁底層,提高土壤透氣性。悶棚后大量補充生物菌,還能迅速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數(shù)量,改善土壤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一舉多得。
1、線蟲高發(fā)棚室優(yōu)選化學悶棚:目前,農戶常用的悶棚方法主要有兩種,一種是使用石灰氮等化學藥劑進行化學悶棚,另一種是利用淡紫擬青霉、厚垣輪枝菌、蠟質芽孢桿菌等生物菌進行生物悶棚。兩種悶棚方法各有優(yōu)點,菜農應結合各自棚室的土壤情況進行選擇。
若棚室土壤中線蟲為害不嚴重,建議選擇生物悶棚的辦法,既能起到補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的作用,又能起到一定的土壤改良作用。
當土壤中的線蟲為害嚴重時,建議選擇化學悶棚。化學藥劑分解后進行熏蒸作用,能在短時間內殺滅線蟲,迅速將土壤中線蟲的數(shù)量降到安全生產(chǎn)范圍內。近幾年,棚室蔬菜上線蟲問題日益嚴重,不少農戶選擇化學悶棚。
2、化學悶棚與高溫悶棚結合進行:目前市場上的化學悶棚藥劑很多,同樣的藥劑,有的菜農用后效果好,而有的卻感覺效果一般。其實像石灰氮等老產(chǎn)品,只要使用方法正確,仍然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。提醒農戶,想要提高化學悶棚效果,悶棚前后的一些細節(jié)需要格外注意。
無論使用哪種土壤處理劑,最好結合高溫悶棚一塊進行。蔬菜收獲后,農戶一定要徹底清潔田園,將棚內蔬菜的枯枝、落葉、病果、病根等全部清出棚外,燒掉或深埋,更不要亂扔在棚前棚后,以免病菌傳播。雖然上茬蔬菜棵子拔了,但蔬菜上的病原孢子有不少落在了棚里。拔了蔬菜以后害蟲沒有地方呆了,也隱藏到了墻縫里、立柱上等地方,等下一茬蔬菜定植上后,一旦條件適宜,它們就對蔬菜造成危害。
3、悶棚前施足有機肥并深翻:悶棚前,將下茬施用的有機肥,尤其是稻殼糞、鮮雞糞、餅肥、秸稈等有機質含量高、用量大的有機肥,撒到棚里,然后使用大型齒輪的旋耕機旋地深翻。
特別是對于老棚來說,使用大型齒輪的旋耕機旋耕片大,較常規(guī)旋耕機翻地深,可以打破犁底層,增加耕作層厚度,促進根系深扎,提高蔬菜抗逆性。
4、密閉棚室以氣溫提地溫:悶棚時,應進行全棚密閉,不僅要將門口、放風口關嚴,還要覆蓋地膜。很多農戶就是因為不覆蓋地膜,導致土壤溫度達不到,影響悶棚效果。以根結線蟲為例,根結線蟲在55℃的環(huán)境下10分鐘即可死亡。若不覆蓋地膜,雖然棚室內的溫度可達到70℃以上,但是土壤地表10厘米處的溫度也就僅僅50℃,再往下溫度還會降低,就難以達到殺菌全面、殺蟲徹底的效果。棚室覆蓋的地膜最好使用新膜,如果使用舊膜一定要提前修補好,減少破損之處,以便于提溫。
5、提高棚溫,悶棚時間要充足:棚溫越高,殺菌效果越好。悶棚最好選擇6月下旬到8月份進行,此時光照強烈,陰雨天少,最適合高溫悶棚。具體日期的選擇,應選擇連續(xù)10天以上的晴天,確保棚內光照充足,溫度更高。
另外,要注意夜間覆蓋保溫被,提高保溫效果,減少夜間熱量散失,提高后期棚內溫度。
6、大水漫灌后注意升溫速度:悶棚前,農戶多進行土壤深翻,然后再大水漫灌。提醒菜農,澆水后不要立即閉棚升溫,給微生物增殖預留充足的時間。
建議農戶,翻地澆水后間隔幾天,待土壤濕度降低,生物菌大量繁殖后再覆蓋地膜、關閉通風口進行悶棚,可大大改善悶棚效果。
7、選購悶棚產(chǎn)品要謹慎:農藥安全問題一直是備受關注的,所以菜農在購買土壤處理劑時,要選擇產(chǎn)品標識清楚、正規(guī)的農藥。購買前,先檢查農藥商品標簽是否標有農藥登記證號、農藥生產(chǎn)許可證或批準文件號和農藥標準證號。根據(jù)國家規(guī)定,只有經(jīng)審查批準登記后的農藥才能生產(chǎn)、銷售和使用。
與此同時,還應查看標簽上的生產(chǎn)日期或生產(chǎn)批號和有效期。不要購買有效期已過或沒有標明生產(chǎn)日期和有效期的產(chǎn)品。檢查標簽是否完整,成分是否清楚,不要買標簽殘缺不全或有效成分不明確的農藥。
周口萊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專注于作物功能水溶肥研發(fā)與生產(chǎn),解決作物低產(chǎn)、生長慢、 病蟲、落花落果、土壤污染等問題,實現(xiàn)作物增產(chǎn),農戶增收,認準萊昂水溶肥。
【本文標簽】 悶棚、水溶肥、萊昂水溶肥
【責任編輯】 版權所有
咨詢熱線
4000-500-526